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印萍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從國家層面加強地質工作,強化海岸帶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推進生態修復。

“經略海洋是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提出的要求,青島應依托海洋大科學平臺、大科學裝置,繼續在‘產學研用’有機結合上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就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出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部署了九項重點工程,這是支撐自然資源部履行好地質災害防治職能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其中,“實施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恢復森林、草地、河流、濕地、荒漠、海洋生態系統功能”和“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生態海堤,提升抵御臺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能力”,對海岸帶災害地質和生態地質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青島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海洋攻勢’就是讓青島變得更美,創造水清、灘凈、岸綠、灣美的環境。其中,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很重要的內容,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是響應中共中央關于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行動。”印萍說。
印萍提出我國海岸帶、濱海濕地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災害地質和生態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體系與監測格局,災害和生態評價、預警預報和修復能力有待大幅提升,急需加強系統科學理念指導,注重調查、監測、評價和治理一體化工作。
因此,她建議大力加強海岸帶地質工作,陸海統籌,深化成果服務,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地質環境修復行動計劃,服務海洋強國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印萍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從國家層面加強地質工作,強化海岸帶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推進生態修復。

“經略海洋是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提出的要求,青島應依托海洋大科學平臺、大科學裝置,繼續在‘產學研用’有機結合上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就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出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部署了九項重點工程,這是支撐自然資源部履行好地質災害防治職能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其中,“實施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恢復森林、草地、河流、濕地、荒漠、海洋生態系統功能”和“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生態海堤,提升抵御臺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能力”,對海岸帶災害地質和生態地質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青島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海洋攻勢’就是讓青島變得更美,創造水清、灘凈、岸綠、灣美的環境。其中,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很重要的內容,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是響應中共中央關于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行動。”印萍說。
印萍提出我國海岸帶、濱海濕地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災害地質和生態地質調查技術方法體系與監測格局,災害和生態評價、預警預報和修復能力有待大幅提升,急需加強系統科學理念指導,注重調查、監測、評價和治理一體化工作。
因此,她建議大力加強海岸帶地質工作,陸海統籌,深化成果服務,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地質環境修復行動計劃,服務海洋強國和高質量發展戰略。